古人把读书者分为三类:苦读、痴读和闲读。比起点墨成冰而心目如磐的苦读,还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痴读,我更多的时候是闲读---茶余饭后,书摊前站,随手展卷,目走如行。“知于天地外,意在有无中”,不求甚解,只求一得。当然精读一些书也十分必要。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只有学而思,才可免于迷惘和危殆。做些摘抄,剪贴报纸或是开动脑筋细细回味一番,从先哲的著作中汲取智慧、从言论中得到启迪。事后思来,都是极有乐趣之举。
读书是一种乐趣,要享受这种乐趣也需讲究些意境。我爱夜读,尽管条件限制,在家里、在办公室,我总有这一习惯。当夜深入静、晚风轻拂之际,坐在房间里,打开小台灯,捧出书来,心便进入了一种宁静的意境。白天的紧张与劳累忘却了,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。没有寒暄与打扰,独自神游于字里行间---刀光剑影,风雪飘飞,艺术的美妙,人生的感叹---都奔凑到眼前。待读到会心之处,击掌而笑,与古人交谈;或临窗而立,看星月移动,听树影婆娑之声,更是乐在其中。温馨朦胧的春夜,烟云缭绕的夏夜,潇洒倜傥的秋夜,静谧严峻的冬夜,都赋予夜读丰富多彩的乐意,而风雨雷电又平添了无数的趣味。
书上传播的思想,能启发人的思维,也能成为束缚人的框框,所以读书既要能入,又要能出。在看《庄子》时得一佳句:“筌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;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我想,这里的“得意”,既指书中之意,又指自得其意,自得其乐。大概,这就是王心斋所说的“学是学此乐,乐是乐此学”吧。